在济南二环西路与经六路延长线交叉口,有一处农民工市场,每天都有大量人员聚集在此,等待一份工作。这一市场自发形成,已经存在近20年,最早形成于二环西路与张庄路西南角,后因修建二环西路高架桥,于2013年前后迁移至现在的位置。近年来,随着人员规模不断扩大,严重扰乱交通秩序,影响车辆通行,也给周边的企业和居民造成不便。
多年来,槐荫区多次对市场进行整治,投入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但都未达到根本治理的目的。记者了解到,近期,段北街道办事处主动联合区城管、交警、公安等相关部门,通过集中整治、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模式,市场进入了常态化治理。
同时,经过槐荫区各相关部门多次调研,确定建设新的农民工安置点,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市场的问题。新建成的安置点,初步计划于11月中旬投入试运行。
“集中整治+日常管理”新模式
市场乱象得规范
“治理—反弹—再治理”此处劳务市场形成已久,蹲点找工作似乎成了这片区域的“亮点”,更是城市管理的“顽疾”。 如何彻底解决这个‘顽疾’?段北街道“集中整治+日常管理”模式取实效。
原农民工自发聚集地
据了解,目前,区城管局、段北街道办事处安排工作人员、保安人员30余人,对劳务市场人员进行现场管理,对人员过度密集及其他不稳定苗头事件等安全隐患,及时采取措施疏导人群。段北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“我们还在在现场悬挂警示牌、印制致农民工的一封信10000余份,提醒农民工遵守交规和等待秩序,杜绝哄乱、喧嚣等不良现象,确保待工期间安全。”
为了彻底整治市场占道经营及车辆乱停放问题,办事处与多部门联合,形成合力,实时对市场周边占道经营及乱停放车辆进行清理。规范停车,避免交通拥堵和安全事故。“我们安排了保安人员进行日常盯守,并协调环卫所,及时对市场周边环境进行清扫维护,保证日产日清,另外,辖区周边村居也组织队伍进行占道经营清理和秩序维护,彻底解决这个‘顽疾’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通过持续不断整治,市场之前混乱的现象得到规范,周边卫生环境得到改善,占道经营现象基本清除,随意停车问题得到控制。
疏堵结合
新安置点步计划11月中旬试运行
对于这样的马路劳务市场,强行取缔不可取,疏堵结合才是良策,为此槐荫区委、区政府召集各相关部门多次调研,从关爱农民工的角度,以给城市管理增添温度的原则,确定建设新的农民工安置点,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市场的问题。
据了解,新的安置点位于二环西路西侧、张庄办事处南侧的一处院落,距离现农民工市场南侧约200米。新安置点按照方便使用、环境整洁、功能完善的原则,对农民工安置点进行功能区域划分,设置管理办公区、综合服务区、餐饮休闲区、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。
目前,新安置点正在进行院落内路面硬化、房屋整修等施工。初步计划于11月中旬投入试运行。
打造惠民工程
全面提升农民工市场
“新安置点运行初期,我们将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,由办公室统一管理运营。运行3~5月后,根据市场运营情况,逐步转为市场第三方代为管理。同时,开发APP软件,用工单位和个人、农民工分别发布用工供需信息,完成线下到线上转变,缓解人员在现场的聚集。”段北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据了解,安置点运行采用政府主导、市场运营、分步实施、服务民生的模式,利用灵活的机制,会同各部门进行综合有效的管理。
另外,从现在开始,街道办事处将针对新安置点加强宣传,将进入市场的优点做全方位的沟通和宣贯,采用多种形式,深入民心,让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对新设的零工市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,打消各种顾虑,吸引更多农民工朋友和用工单位,使之充分享受到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基础性服务,也使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做到落地开花、物尽其用、温暖人心。